印证,言语生长的秘钥 ——观第25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2017-12-07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泊湖中心学校  鲁林红

 

丰富的素材积累,规范的言语表达,是验证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在现阶段,“语用”极端泛滥,语文课堂上的很多言语实践,纯粹成了为“用”而“用”,学生不知道课文为何这样表达,而不那样表达,更无法从中吸取规范的言语表达形式。

在本次的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名师所展示的课例,为我们呈现了颇有成效的探讨范式:在试误中印证文本结构

   “从已知到已知”的浅层次内容分析,对学生的言语生长没有多大的价值。只有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言语的表达层面来建构,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文体中特殊的“构思”,才会提升言语规范力。

管建刚老师在执教《孔子游春》时,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切入:

一、提炼出水是真君子的四个特点: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二、出示水的十一个特点,从中选四个喜欢的,并替换课文中的四个。

三、从子路、颜回和孔子的志向中,读出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和善施教化的特点。

四、归纳出“一一对应”的写作方法。

“水”的特点有很多,除了课文中的四个,还有仁爱、智慧、勇敢、正直、分寸、明察秋毫、大度包容这七个,那为什么课文中只选择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而不入选剩下的这七个呢?

管老师并没大而化之、不着根据地让学生自主研读,而是以认知水平为生长点,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四个特点,并进行创意替换。但替换是否有合理性呢?管老师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后续进行的“志向” 细读,学生才发现子路、颜回和孔子的志向里,有“水”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正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和善施教化。尽管那七个也是“水”所具备的特点,但那些特点在课文里缺乏依托,无法对应。

课堂是一个允许犯错的地方,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试误、不断修正的过程。管老师从写作本位的角度,以“提炼特点、拓展特点、替换特点、对应特点”的思维路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体验,在试误、印证中,发现了文本的结构是前后对应、浑然一体的。从体验到验证,文本结构里的“对应”意识,逐渐显性地呈现了。

在对比中印证文体特色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想象性解释的文体形式。因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缺乏可考的文记笔录,所以在传播过程中,故事往往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很多老师在教学神话时,仅仅当作普通的故事来教,梳理内容、感悟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是基本的操作方式,而对于神话的地域性缺乏体认。孙双金老师的《盘古开天辟地》,从三个层面进行印证,为学生渗透了相应的地域意识。

一、版本印证。能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反思,是一种优质的阅读形态。孙老师引导学生对神话进行质疑,学生发现天地既然是混沌一片,怎么会出现斧子、凿子呢?而且那时候天地日月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微光?接着孙老师出示另一个版本的《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将两个版本进行对照阅读,可以发现第二个版本里没有“斧子、凿子和微光”,盘古只是在“舒展筋骨”中,将“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并在“砸”和“踢”中,将天地分开了。很显然,第二个版本后续的发展更符合“天地一片混沌”的现实处境。

二、语体印证。文言文版的《盘古开天辟地》,为学生呈现了不一样的语体效应。孙老师将白话文版与古文版照应,让学生对比阅读,感知其中的韵味。学生在对比品读后,体验到古文有很多对仗的语言形式,同时简练的表述营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中西印证。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神话,孙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开天辟地》后,再呈现西方的创世神话。学生在两个国度的创世神话中体验别样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更在二者的印证中,发现中国神话语言的具体、生动。

三个层面的版本印证,让学生体会到远古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尽管非常质朴,但折射着美好的幻想和期望。第一个印证,在不同的地域神话比读中,隐含着批判性的阅读姿态。第二个和第三个印证,在语体和国度的版本互读中,指向了远古时代和西方国度不同的思维特点。这种互文性阅读,链接了神话这一文体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在奇特的神话境界里感悟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情愫。

在体验中印证人物精髓

文本是作者在一定的时间段,对某个事物或场景,产生相应的思考所形成的文字,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质。这种个体性的篇章,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距甚远,很难深入感同身受。蒋军晶老师在执教老舍的《马裤先生》时,与学生一起进入文本的角色,在相应的对话中,去印证人物的品性。

师:面对马裤先生这30多句“茶房”,茶房会是什么反应呢?现在我就是马裤先生,你们就是茶房,你们要回应我哦!(师读马裤先生的话,喊茶房做这做那,学生以茶房的身份,回应“马裤先生”,从学生的回应中,明显听得出“茶房”越来越反感“马裤先生”。)

师:那茶房具体又是怎么回应的?我们来看看。(师与生合作读。)读到现在,你觉得哪个地方很夸张呢?

把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尝试从茶房的角度去体验马裤先生这个人物的心理。当学生转换为茶房时,听到马裤先生的一句句“茶房”,明显得烦躁了。只有亲身体验,学生才能发现文本里的对话语言,表现了人物的微妙心理。

当粗糙的初步体验与规范的文本表达相遇合,学生在范本的对照下,就能发现规范的言语表达中所渗透的特殊情愫。印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味到不同的言语表达,传递了相应的言语生命力和场合度。相信印证,能为学生的言语生长创造另一种可能。



阅读 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