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南京)教学观摩研讨会顺利结束

2025-10-19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3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南京)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顺利举行。


DSC_4420.jpg


主持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风华小学  来卫国老师


DSC_5812.jpg


主持人: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风华小学  周玲老师




10月17日上午


王崧舟

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领航工程”实践导师。浙江省教育系统十大育人先锋,浙江省人民政府督学。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开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先后出版《崧舟细讲文本》《爱上语文》《王崧舟与诗意语文》《诗意语文课谱》等多部教育论著。现任职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省新型重点培育智库-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观摩课《少年强则国强》(五)及报告《融入·融通·融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手抄报活动无痕导入,通过圆明园视频创设历史情境,结合李四光等时代楷模,破解学生对经典的"疏离感、畏惧感、虚无感"。构建"整合性教学策略"(强国梦想主题统整)、"情境性教学手段"(历史场域营造)、"思辨性价值内化"(从认知到践行)三大路径,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郑桂华

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委会副理事长。著有《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研究》,主编《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解析》等。

观摩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五)及报告《感受语言的力量》

1760673547436405.jpg

通过时间维度对比父母之爱,引导学生理解"爱的接受能力"。以"草坪表述"案例(命令式/拟人化/文学化)展现语言力量,实现从文本语言感知到生活语言建构的迁移。教学体现"语文课是教人懂事+说话"的双重价值,既理解爱的复杂性,又提升言语表达能力,促进生命成长。


10月17日下午

曹爱卫

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师德楷模,杭州市首届五星级学科带头人。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杭州市曹爱卫名师乡村工作室、拱墅区曹爱卫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澳门小学语文教材《中国语文》一年级、二年级分册主编。出版《玩转绘本创意读写》《低年级语文这样教》《低年级阅读这样教》《小学语文说课指导》4部个人专著,编著、主编《大概念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等10余部教师用书。

观摩课《刘胡兰》(二)

1760683378816466.jpg

采用"基础线+情感线"双线并进,通过写字朗读夯实基础,分角色体验感受人物。运用"豆包"提供词语支架,以"看谁赞的真"实现红色精神无痕传承。以"具身化体验"化解低年级革命教育难题,让英雄形象可感可知,培育"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实现文道统一。


魏    星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兼无锡市梁溪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外聘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小学语文专家。倡导按照“言语生成律”教语文,著有《魏星:言语生成律》《语用:语文教学新坐标》等,系列成果两次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观摩课《犟龟》(三)

1760685313869149.jpg

以"陶陶会改变主意吗"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预测中监控阅读过程。通过"边读边预测-自觉停下来-反观阅读过程"三步骤,将预测策略升华为元认知能力,培养"积极成熟的阅读者",实现从"学课文"到"学阅读"的转变,授学生以"渔"。


吴永军

教育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专业支持工作组核心成员。长期从事教育社会学、课程论、教学论的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特色,先后出版专著《课程社会学》、《新课程学习方式》两部,主编著作6部。

报告《语文学科实践》

1760688032699844.jpg

提出基础性(做中学)、拓展性(用中学)、创新性(创中学)三级实践模型。以古诗推荐朗诵任务为例,阐释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语用素养提升。强调语文学习应从"知识仓储"走向"素养孵化",构建"练兵场"式的实践路径,培养终身学习者。


10月18日上午

孙双金

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情智语文创始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数百篇,出版《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多部专著,主编《重建课堂文化》《12岁以前的语文》和《12岁以前的生命教育》等系列丛书。

观摩课《饮湖上初晴后雨》(三)

1760755671451391.jpg

通过多层次朗读、比喻句探究、创作小诗实现"读-悟-创"闭环。以"潋滟"一词的比喻化讲解示范学情薄弱时的启发策略。强调深度解读文本的重要性,倡导"以读为经、以问为纬、以师为引、以生为主"的古诗教学新样态,实现核心素养落地。


许嫣娜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常州市十大杰出女性等称号。2006年获江苏省少先队辅导员素质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2011年获得全国第三届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

观摩课《两件宝》(一)

1760760352319194.jpg

以谜语导入,"盲摸猜物-拼图规划-搭建高塔"等游戏化设计,让低龄学生在具身体验中理解手脑协同的创造哲学。将知识穿上游戏衣裳,实现核心素养在低年级课堂的完美落地,播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种子,催化智慧成长。


曹海永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书记,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三次参加全国、江苏省赛课均获一等奖,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主张“回到根本教儿童学语文”,着力研究“个性阅读”“交往作文”“学程设计”和“登山课堂”,在《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省级以上文章200多篇,6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观摩课《司马光》(三)

1760760485220896.jpg

构建"朗读储备-讲故事探究-提问升华"的登山式课堂。通过精准追问引导学生在协作中发现司马光智慧,体现"边教边学、先学后教"理念。让学生成为"登山主体",经历"有路径、有挑战、有顶峰"的真实学习过程,实现深度学习。


10月18日下午

孔    薇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语文老师

南京市玄武区优秀青年教师

南京市玄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观摩课《溜达鸡》(三)

1760768109799514.jpg

解析三只鸡象征的三种生命哲学(奔跑型、跳跃型、感受型)。通过语言节奏变化与生命线比喻,揭示"慢生活"中蕴含的发现之美与生命厚度。引导读者绘制"丰盛而蜿蜒的生命线",在浮躁时代重拾从容智慧,感悟生命真谛。


罗才军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兼杭州市卖鱼桥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多家学术杂志封面人物。曾获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首届华东六省一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等教育期刊发表150多篇教学论文、课例。近年,致力于阅读教学文体特征彰显的研究,提出以“积极语用为经,文体特征为纬”的阅读教学思想,颇有影响,出版专著《问道语文》。

观摩课《示儿》(五)

1760773523990351.jpg

采用群诗互证确立"悲"的坐标,以朋友圈角色扮演实现古今融合。通过"个人之悲+时代之悲"的双维解读,展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命运与国家紧密结合"的精神内核。在任务驱动中实现家国情怀的深度传承,构建立体文化场域。


薛法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校长,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20多年,提出“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形成了组块教学模式。苏派语文教学的杰出代表,曾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江苏最美教师”。出版《为言语智能而教》等5部专著,《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等200多篇教学论文刊登于《人民教育》等教育期刊。

观摩课《伯牙鼓琴》(六)

1760775609558060.jpg

践行"读对读熟读出意-直译美译双轨转-小组议透知音魂"三字心法。通过"完整连贯+通俗易懂"的写作要求,实现文言文"准确性与美感"的统一。以"一题一议"深化认知,种下"理解与共鸣"的种子,展现文言教学魅力。


10月19日上午

赵志祥

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教育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小学语文探究学习资源开发首席专家。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成果多次获广东省、全国大赛一、二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多次获得省、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

观摩课《桥》(六)

1760840070714704.jpg

紧扣三重冲突(自然、人际、内心),以突转艺术揭开父子关系。通过肢体语言(手势、姿态、表情)与教学语言(语调、词汇、停顿)的精准运用,实现情感震撼与生命教育。以"言之有物、有声、有情、有魂"展现从"经师"到"人师"的教学境界。


诸向阳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特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快乐作文》专栏作者。主持江苏省教科研重点课题《促进儿童思维进阶的小学学科教学范式革新》,10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年来,提出了“从课文走向课程”的教学主张,研发的微课程在小语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出版教育专著《心中的语文》《诸向阳讲语文》《名师教你写日记》《诸向阳的育儿经》。

观摩课《葡萄沟》(二)

1760842648269544.jpg

以"金牌小主播"任务统整全程,通过变化朗读实现语用目标。在写字教学中突出关键笔画指导与建设性点评,彰显低年级教学"基础与兴趣并重"的特质。实现"言意兼得",培育文化自信与语文素养,守住语文教学初心。


结    语


为期三天的教育盛会已圆满落幕,但它所留下的远非一个简单的时间标记,而是一段永恒的教育诗篇。在这短暂而充实的时光里,教育者的赤诚与理想交相辉映,智慧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中璀璨绽放。每一节精彩课例都如同星辰,不仅照亮了与会者的教育之路,更点燃了我们心中对教育事业的永恒热忱。站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潮头,我们既见证了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更感受到了教育使命的厚重。这场盛会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践行新课标理念、勇担育人使命的新起点。让我们怀揣这份教育理想,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书写中国语文教育的华彩篇章!


阅读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