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一步中小学疫情防控重点是这四个,2020年要干这五件大事……

2020-03-14


3月11日,“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视频会”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部党组工作要求,统筹做好中小学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分析研判面临的形势,推动落实2020年基础教育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作了题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工作报告。江西、河南、河北、上海三省一市作了经验交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会议时间不长,却看点多多。关于基础教育,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里都有了。一起随小编看看吧。


0.jpg


看点一

下一步中小学校如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开学已有好几周了,各地中小学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有效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这是一次面向1.8亿中小学生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堪称“史无前例、世无前例”,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是一次严峻的‘大考’,给我们许多启示。”吕玉刚司长在报告中总结,主要有四点:一是充分展现了基础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精神风貌。二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有效支撑了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三是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加深了线上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四是这次大规模在线教学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当前疫情态势积极向好,但防控仍不能松懈。2月27日,中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全国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接下来,各地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呢?


吕玉刚司长提出,这四个方面要重视:


一要配合防疫部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依法依规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到县、精准到校、精准到人、精准到事,及时化解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要继续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各地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要规范教学组织,避免增加教师、学生、家长过重负担。要统筹利用教学资源,一些条件资源不具备的地方,要充分用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的资源。要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条件问题,确保“一个都不能掉队”。要进一步密切家校沟通协作,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引导家长安排好学生居家学习生活。


三要稳慎研判中小学开学时间。各地要强化省级统筹责任,认真听取疾控专家意见,科学研判、稳慎作出决定,既要科学有效防控,又要安全有序开学。要认真制订中小学错区域、错层次、错时开学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四要精心谋划开学后教学工作。要提前研究制定开学后的教学工作计划,注重加强战“疫”精神教育,充分利用防疫“阻击战”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加强学生防疫知识、先进事迹等方面教育,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要重视做好学生回校后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他们以健康乐观的态度积极投入生活和学习。要精准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衔接,要确保学习质量。


看点二

当前基础教育形势如何?


2019年,对基础教育来讲,是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一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在“两个百年”交汇的重要关头,我国基础教育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关于当前形势,吕玉刚司长认为有四个特点:


第一,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更加提高。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三个重磅文件,并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把基础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于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办好基础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各省(区、市)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个文件和全国基教会精神。总体上看,全国上下重视、关心、支持基础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第二,基础教育的战略基础更加坚实。2019年是提高普及巩固水平的奋力攻坚之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基础教育战线同志们敢于啃硬骨头,打了几场硬仗。在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上,强力推进控辍保学,截至2019年底,全国辍学人数由60万人下降至1.2万人,国家级贫困县辍学人数由29万下降至0.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数由20万降至0.14万人,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调研显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上,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共摸排2.04万所幼儿园,完成1.79万所整改任务,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3.4%,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76.01%,比上年提高了2.94个百分点。在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上,重点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2019年全国已有28个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90%的目标,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另外,在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方面,全国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从2018年的7.1%下降至3.99%,超大班额比例从2018年的0.5%下降至0.24%。这几场攻坚战,为完成历史性交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基础教育的战略重点更加突出。2019年是对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系统部署之年。按照中央部署,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发展素质教育,研究制定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重要文件,印发了加强教研、中考命题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等配套文件,基础教育工作战略重点已经由注重提高普及巩固水平转移到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上来,这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鲜明特征。


第四,基础教育的战略保障更加有力。2019年是健全基础教育条件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之年。义务教育方面,国家启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开展温馨校园创建,99.8%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前教育方面,全国所有省份都出台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有20个省份达到600元以上,19个省份出台了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普通高中教育方面,国家首次明确了不低于1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现有21个省份达到了这一标准。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等部门,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优先保障中小学编制使用的有关意见,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条件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为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看点三

2020年基础教育重点任务有哪些?


2020年春天已经来了,今年的基础教育工作怎么干?吕玉刚司长提出,有五项重点任务:


第一,切实增强党建德育工作实效。


党建德育工作关系基础教育办学方向,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抓好党建德育工作始终摆在基础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关于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各地要按照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夯实中小学党的组织基础,实现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在认真总结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中小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充分激发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教育部今年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深化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的有关意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党组织功能,提高中小学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各地要着重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上下功夫。一要扎实推进“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活动实现中小学全覆盖。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特别要结合战“疫”精神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三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大纲,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四要“一校一案”制定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常态有效开展。五要高度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提高德育课程质量。今年教育部将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经验,进一步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作出部署。


第二,全面完成历史性交账任务。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教育的收官交账任务,多项指标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任务十分艰巨、时间非常紧迫。


一要交好控辍保学这本账。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强化台账和学籍管理,抓好“四个重点”:一抓重点人群。要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问题,不漏一户一人。二抓重点地区。要切实抓好“三区三州”、52个未摘帽国贫县,以及辍学学生较多地区的劝返复学工作。三抓重点年级。今年初三这届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直接关系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的实现,各地要把目前这届学生名单与2011年入学时的学生名单进行比对,对辍学的要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四抓重点关爱。要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根据劝返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关爱,特别是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确保劝得回、学得好、留得住,坚决防止辍学反弹反复。同时,要摸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好“一人一案”,确保全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二要交好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这本账。目前全国层面已提前实现了2020年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但还有7个省份大班额比例超过5%,还有12个省份没有实现全面消除超大班额的目标。这些省份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源统筹,严格招生管控,强化督导检查,确保今年如期完成化解任务。


三要交好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标这本账。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强化政府统筹,坚持不懈继续抓好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确保今年完成治理任务;要进一步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认真做好学前三期计划实施收官工作,加快建设乡村幼儿园,积极稳妥完成无证园分类治理工作,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四要交好高中普及攻坚这本账。按照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的目标,目前还有三个省份未实现普及目标。这几个省份要进一步加大普及攻坚力度,做好普职招生统筹,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确保如期实现普及目标任务。


各地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工作,相关省份要抓紧制订专项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工作力度,为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创造条件。


第三,完善基础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中央印发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三个文件构建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完善基础政策保障体系。


一要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积极推进评价机制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已制定订了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目前正在征求各地意见。今年还将制定出台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这样一来,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将基本构建完成。各地要深入推进中考改革,有序扩大改革试点范围,认真落实中考命题改革意见,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加快实现省级统一命题。要认真做好初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加快推进评价实施全覆盖,严格规范评价程序、简化操作办法,避免增加教师和家长负担。适应教育部“强基计划”实施需要,各地要抓紧建立省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统一评价档案格式。


二要健全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体制机制。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中央印发的26号文件对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已起草《关于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努力营造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


三要完善经费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各地要加快完善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现在虽然各省都出了标准,但一些省份还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有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偏低,收费标准也偏低;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和扶持政策还不完善,一些省份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和公办园收费标准差距较大。对此,各省教育厅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妥善予以解决。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目前全国仍有部分省份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尚未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的标准,按照国办文件要求,除个别困难地区外均要于今年达到这个标准。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课后服务和研学实践经费的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保障课后服务和研学实践普遍开展。


四要健全教师补充和待遇保障机制。各地要高度重视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把它作为办好基础教育的第一资源和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各地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做好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依据同工同酬原则落实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认真落实普通高中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倾斜政策。


第四,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在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更加突出。基础教育系统要切实把主要精力、工作重心更加自觉地转移到聚精会神抓质量提高上来。


一要提高学前科学保教质量。各地要坚决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继续深化专项治理,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探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双向科学衔接。教育部将制订幼小衔接行动计划、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配备指南,大力开展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宣传推广,组织遴选和推荐优秀图画书,指导和推动各地进一步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二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按照中央文件要求,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省级教育部门要分学科制定教学基本要求,并指导学校制订教学基本规范,切实强化教学管理。各地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研和实验教学工作,积极推进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建设一批推广应用示范区。要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今年秋季学期,原则上东中部省份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要使用新教材,并鼓励其他省份积极使用。教育部将建立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组织开展新课程实施监测。今年,还将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各地典型经验,部署深化教学改革工作。


三要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各地要在认真总结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有益经验,系统梳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切实解决制约教育信息化的条件保障、资源建设和教师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将遴选推广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举办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改革完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遴选标准,重点建设统编三科教材数字教育资源。积极完善与工信、广电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大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建设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持续为各地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提供支持与服务。


第五,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


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形象和生态。2020年,要在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上取得决定性进展。


一要落实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发26号文件规定要求,抓紧制定出台规范公民办中小学招生的实施细则,按照“全部、齐步、稳步”的要求,确保今年秋季招生入学全部落实到位,建立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平等发展、互不享有特权的招生入学机制,坚决制止违规掐尖招生行为,坚决斩断校外培训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利益链。各地制定实施意见时,要统筹考虑公民办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办法。


二要高度重视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特别是人口流入大省要认真落实 “两为主、两纳入”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积极挖掘潜力、扩大资源、降低门槛,进一步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的比例,切实保障随迁子女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各地要统筹线上线下,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加大线下培训机构规范力度,按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线上培训机构整改任务。今年教育部将研究制定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办法、超前超标培训负面清单,探索完善培训机构收费监管机制,严格规范培训行为,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学生家长权益。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日益向好,春暖花开催人奋进,希望中小学能早日复课,开启全面小康之年新征程!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



 第30届现代与经典全国教学研讨会报名中

  时间:2020年

  地点:南京、厦门、深圳、扬州等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音乐等

  内容:专家报告 / 名师观摩课 / 参观考察

  报名电话和QQ:4006240006


阅读 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