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学院四附小:“共同体”直面“钱学森之问”

2016-03-06

福州日报记者 李淑娟 俞松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随着学龄的增加,学困生与优等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现状如何改变?

我国学生考试成绩在全世界遥遥领先,可为什么创造力和思考力却一直饱受诟病?

这些问题,似乎可以归结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而这个,已成为教改深水区的难点,亟需破解之道。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附小”)开风气之先,引进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创建“学习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课堂全面翻转。

每一个学生,在共同体课堂体会到存在感、归属感。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收获成功感、成就感,幸福在“学习共同体”悄然蔓延。

涉足教改深水区
“共同体”破解教育之困

2013年12月,从台湾访学回来的四附小林莘校长陷入了深思: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培养不出有创新精神、有思考力的学生?其中的症结何在?

问题驱动改变,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研讨,老师们先后加入这个队伍,逐渐形成了共识我们学校不要培养考试工具,而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即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先从四附小的第一届年会做起,从自己的班级做起,翻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共同体”的风暴开始在四附小刮起。

老师们开始发现共同体课堂别样的风景

课桌摆放的形式变了!

课桌不再面对讲台整齐地排列,而是被摆放成U形。教室的中心不再是黑板、多媒体投影,老师在U形通道上、课桌间来回穿梭,给每一个学生“等距离”的爱。

学生学习的状态变了!

课堂不再是“小眼灿灿,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嘴滔滔”,而是同桌之间两两互动,就像说悄悄话一样轻声讨论,在安静的课堂中学生的思考在真实地生发。

回答问题的方式变了!

学生回答问题两两起立,一个回答,另一个补充,再胆怯的同学,也能在同伴的带动下,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老师问的问题越来越少了!

那些表面花哨,但实则细碎、缺乏思维含量的问题开始从老师们的教学语录中删除。“与同伴交流一下,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想法”“读给你的同伴听”“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能不能给你带来启发”,这些柔软而富有启发的话更多地出现在老师之口。

学生课堂实践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听课的老师们化身为课堂的观察员,贴近学生,倾听他们对核心问题的讨论交流和学习领悟的过程。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是否得到保障,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


两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共同体的实践。从语文、数学课堂变革起步,时至今日,在四附小,从语文、数学、英语到体育、音乐课,全部实现了翻转!

如今,随意走到哪间教室,都能见到静悄悄的、以学为主的课堂景观,呈现出的是相互倾听、细声讨论的“润泽的教室”。

会学习懂思考
兵教兵出成效

共同体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是最好的学。

“鸡兔同笼”是一个“烧脑子”的数学问题,对于特殊学生小林是如此,“几个脑袋几只脚”的问题彻底把她绕晕了。她的共同体伙伴涵涵可一点不着急,总是一遍遍在她耳边轻声问:“一只兔子几条腿?”“一只鸡有几只脚?”……条分缕析,把思路一步步告诉小林,直到她弄懂为止。

作文也让小林头大。每到写作文的时候,涵涵就附在小林耳边,说一句,小林写一句。写下几句话之后,小林来了点灵感,自己又写了几句。涵涵偷偷地向她竖起大拇指。小林掩着嘴憨憨地笑了。涵涵告诉记者,她要把知识点完全理解了再教给小林。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学习也常有产生新的体会。

“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年级越高,学困生越来越多,数学老师林莺也一度为此烦恼。她发现,在共同体课堂上,老师经常发出这样的指令:“不懂的同学不要老是一个人思考,可以问问邻座的伙伴。”学生养成了遇到问题先与同桌商量,如果解决不了再问老师的习惯。慢慢的,学困生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此过程中慢慢积累、进步。不久前的单元测试,有几个经常不及格的同学,考到了80几分。这种进步,让林莺老师惊喜不已!

共同体伙伴,有强强联合、强弱搭配,也有弱弱合作,每种搭配都会取得共同的效果:强者更强,弱者进步。所以,在共同体课堂,我们总能见到上述这样温暖的场景。

或许有人会问,知识的重复对优秀生而言,不是浪费时间吗?

林莘校长说,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早就给出了答案。

爱德加·戴尔的研究结果表明:若是两周以后来检验学习的效果,我们最为熟悉最为常用的“听讲”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只能留下5%;而“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效度最高的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进而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四附小“学习共同体”,实践的恰恰是“小组讨论”“做中学”“教别人”等学习方式。“教别人”的过程,是学习内容内化的过程。教就是最好的学。

答案非唯一
学生的思维更加多元

吴志诚老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针对桑娜的心理:“感谢上帝……没什么可抱怨的”这句话提出要求:“继续读这句话,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自己先思考1分钟,再讨论2分钟。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读书,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课内外知识。”3分钟之后,学生们讨论得出10多个读书的感受:

生1:她不抱怨生活,体现了她的善良。

生2:可以看出她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健康平安。她很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是穷人,但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得很好。

生3:我同意生2的观点,但可以更简洁一点,桑娜有一颗容易满足的心,还有一颗关爱家人的心。

生4:桑娜是一个懂得感恩生活的人,她没有怨天尤人,她有一颗阳光的心。

……

传统课堂,学生说出的答案大多是唯一的。而共同体课堂的魅力,在于老师给的问题是开放性的,答案是多元的。陈秀娟老师在班上开展共同体阅读活动,指导学生共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学生们两两结伴,去寻找生活中的“奇人奇事”,记录下了“糖人刘”“铁匠”“钥匙陈”“修表匠”“空中飞人”的故事,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孩子也收获了不俗的表达。

“让每一个个体得到真正的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而教”,分管教学的黄权副校长这样阐述以“学习共同体”为特征的课堂实践探索,“这是对学生个体学习权力的重视。它通过协同学习、分享表达,实现了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权利的真正尊重与真实赋予,有力转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风貌,最大意义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权利的归还,让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原动力。”经过两年的推广实践,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安静的课堂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更加大胆、自信,更加善于倾听、发现和表达,思维更加活跃。

共同体文化
校园是一个温暖的家

“共同体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织在一起,学习互助、工作互助,进而形成和谐、安全、温暖的关系,四附小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说到“共同体”的魅力,分管德育的刘辉副校长“三句话不离本行”。


在四附小,不仅学生有学习共同体,老师也有教研共同体。教科室主任张唐银老师经常点赞的是学校有多个“4人小组”:2位师傅加上2个年龄相仿、教龄相当的小伙伴,一起备课,一起学习。对于很多新教师而言,“评课”是短板,年轻教师“不敢评”“不会评”。这时候,教研共同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青年教师翁倩蕾就多次在校内外的教研会议上自如大方地扮演发言人的角色,因为有团队交流作为强大的后盾。在这样安全、放松的教研环境中,老师们真交流、爱表达、有促进,真正研有所得。

负责林莘名师工作室协调工作的刘颖老师介绍,四附小的教研共同体,不局限于校内老师的新老搭配,高校以及省内外的专家也被请来。

余文森、鲍道宏、黄国才、郭少榕、林学舜、王永等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小学界名气响当当的专家,以及来自台湾的新北市秀山小学校长林文生博士、教学名师李玉贵、“学习共同体推广人”张郁婕等,都加入四附小教研共同体,给老师们带来课堂示范和理论指导

2016年1月5日至11日,刘辉副校长带领教研团队一行6人赴台湾新北市秀山小学开展访学交流活动。吴志诚与刘丹老师分别执教了语数研讨课,展示四附小在创建共同体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台数日,他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与校长、老师、学生、家长面对面深入交流,了解学科教学,展示课堂教学,深入第二课堂,探讨家校活动拓展……对教育的热爱,对教研的执着,让台湾同行对四附小团队极为佩服。

共同体教研方式,让四附小的教师迅速成长,老师们在省三优联评、省教师技能大赛、“一师一优课”、福州市阅读教学大赛等含金量高的赛事上屡次捧回一等奖、特等奖;共同体的脚步,也从四附小走到了厦门、广东、浙江、江苏、云南、江西等全国各地,甚而海外。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创建新型优质学校的实践研究”已立项,这是迄今为止省内首例基层小学获得立项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四附小正在总结经验,尝试着将共同体实践辐射到更多的学校,惠及更多的孩子。

家长和社区也是“共同体”不可缺少的一环。周三下午,四附小开设120门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高校研训共同体”以及有专项特长的家长,为活动课程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障。教科室副主任赵舒妮告诉记者,多元的、开放的、动手实践的课程,保护了学生的差异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兴趣和特长将陪伴孩子终身,并奠定他们一生的发展基础。

不久前,四附小二年级学生梓璇罹患白血病,学校全体师生,传达室、保安室、食堂的工友,校园周边的店铺老板以及相关媒体都行动起来,甚至有家长主动在社区、单位发起募捐,短短6天,为梓璇捐赠爱心款30多万元。

林莘校长感慨道,学校的共同体,不仅渗透进学校每一位师生的血液,也辐射到学校周边,辐射到家庭。在命运的共同体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相互信任,就像一家人。

而贯穿于整个学年的德育活动,更是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家的温馨,体会到家的温暖。

开学初,一年级的“小豆包”带着些许迷糊走进校园。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用双手搭成“爱心之门”,让他们一一穿过;二到四年级的同学齐刷刷地站立,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欢迎弟弟妹妹……

教师节,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秘密策划了“今天,我们为您唱首歌”班级快闪活动。当老师们步入教室的时候,美妙的童声合唱响起,那一刻幸福在老师们的心中流淌。

春秋游、校运会、六一节……不仅是孩子们的狂欢,爸爸妈妈们也被邀请来,一起游戏,一起欢呼,见证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毕业了,从哥哥姐姐们的“爱心之门”穿过的一年级的弟弟妹妹,则排着队伍来到他们面前,为他们认真地系上刻有毕业班学长的名字的手链。手链系在腕上,F4的名字刻在心里,“爱”就是这样传承。

这些“爱的故事”,在四附小还有很多。共同体倡导的“柔性、温暖”的力量,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渗透进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就像一朵朵幸福的小花,绽放于校园内外、师生之间。而学校更希望收获的,是“学习共同体”为破解“钱学森之问”积累一些实践经验:让学生葆有“安静地倾听、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的独特灵魂。

着眼于未来,这种核心素养将让四附小的孩子们携手幸福,健康成长!


福州日报记者 李淑娟 俞松

阅读 11752